我們知道防腐木材是把木材經過防腐工藝加工處理后的木材,使其具有防腐蝕功能的木材。防腐木通常需要用一定的防腐劑,并配合加壓處理使防腐劑有效滲透進木材內部,這樣做可以使木材的防腐性能的到進一步提升。一般用作防腐處理的木材是松木類的產品,因為松木質地較軟密度小,可以讓防腐劑等滲入充分。防腐木材常用的材料有,俄羅斯樟子松、美國南方松、花旗松、芬蘭木等等。除了這些比較常見的基礎材料之外還有比較高端的硬木類材料,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可以直接作為戶外木材使用這樣的木材行業內將其稱為天然防腐木。
天然防腐木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天然耐久性的木材,常見的天然防腐木有,紅雪松、賈拉木、印尼菠蘿格、巴蒂木等。木材的天然耐久性是指木材具有的抵抗生物侵害的能力,是木材本身的一種性質。比如說:術材抵抗腐朽的天然耐久性,木材抵抗白蟻蛀食的天然耐久性,木材抵抗蠹蟲蛀食的天然耐久性,木材抵抗海蟲蛀食的天然耐久性。對于這些耐久性,也分別稱為木材的天然耐腐性、天然耐(白)蟻性、天然耐(蠹)蛀性陛、天然抗海蟲性。
天然防腐木
在業內專家看來有一種觀點認為:木材的天然耐久性包括天然耐腐性、天然耐蛀性(抗蛀性)、對海生鉆孔動物(可以簡稱為海蟲)侵害的天然抵抗性能(抗海蟲性)。理論上非常不錯,但由于缺乏足夠的實驗數據,而且對沒有白蟻的國家和地區來說并不適合,另外大多數使用場合并不是海事用途,因此這種概括性的綜合概念目前還不具備實用性。所以使用全稱如“對腐朽菌的天然耐久性”、“對白蟻的天然耐久性”等更加準確,或者直接使用天然耐腐性、天然防腐木耐蟻蛀性(抗白蟻性)等特定術語。
木材一般都有邊材和心材的差別,心材與邊材不僅僅表現在顏色的差別,其物理性能和耐久性也大不一樣。木材的天然耐久性指的是木材心材的耐久性。除非特別注明是邊材,否則木材天然耐久性的等級和數據都是指心材的耐久性。所有木材的邊材均不耐久。同樣,木材的天然耐腐性、天然耐蛀性(抗蛀性)、抗海蟲性指的都是木材心材,木材的邊材均不耐腐、不耐蛀、不抗海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