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朽對材質影響表現為以下幾點:
1.腐朽降低了木材的強度、容重;
2.腐朽使木材的吸水性增高,導電傳熱性增大;
3.腐朽破壞了木材的纖維結構,降低了木材的物理和力學性能;
4.腐朽破壞了木材的均勻性和完整性;,
5.腐朽降低了木材的使用年限,影響木材加工經濟出材率;
6.腐朽降低了木材對腐朽菌的抵抗能力;
7.腐朽影響了木材化學、水解干餾及造紙的生產工藝。
從以上木材腐朽對材質的影響看,腐朽缺陷是影響木材他用的致命缺陷,是影響木材售價的主要因素。如何掌握有腐朽缺陷的原條的合理造材技術,是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木材腐朽分為三個小類、六個細類,即按類型和材質分為白腐、褐腐,而從影響材質程度來看,褐腐最為嚴重。
按樹木內外部位分為邊材腐朽、心材腐朽、干部腐朽,而干部腐朽較為嚴重。由于腐朽木材是病理原因造成的,除了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外,唯一提高木材質量的途徑就是加強管理,提高合理造材技術水平。
二、外腐原條造材可分為根部、干部外腐和整圈外腐
根部外腐大多數是偏枯腐朽,應視腐朽程度,將腐朽造在一根原木上。外腐呈偏枯無空洞的,主要樹種是落葉松和楊、樺木,楊、樺木一般外腐長度30---40cm處即可截住。落葉松一般外腐長度50—60cm處即可截住。
三、心材腐朽的原條可分根部和干部心腐
1.根部內腐原條造材。由于根部內腐是沿樹干向上蔓延,下大上小,形成楔形。如落葉松沒有形成空洞的粉狀腐朽,材身上無漏節,一般2—3m即可截;形成空洞粉狀腐朽一般情況可根據斷面腐朽的直徑進行判斷。
2.于部心腐原條造材。一般常為篩孔狀、粉狀和空洞。樹干內部腐朽有85%以上是由于材身漏節引起的。因此,漏節是樹干內部腐朽的外部特征。一般規律是漏節往外凸,內腐短淺,漏節往內凹,內腐長深。一般情況離開漏節上下1—3m處可截住;粉狀漏節內腐上下lm可截;篩狀漏節內腐上下為2—3m可截住。
3.梢部腐朽。一般自上向下蔓延,越往下越輕些。梢部是空洞,有紅色腐朽,如下方有較大活節,一般腐朽深度在lm左右;如下方沒有活節,一般大約在1.5r—l_2m左右;如梢部已腐朽,樹干上漏節又較多,一般為全根或冠朽。
四、木材腐朽一般規律
根據樹材種、林相和多年的基層木材生產實踐經驗可以得出木材根部腐朽的規律:粉狀腐朽較淺,篩狀內腐較深;楊、樺木的根腐比落葉松的根腐淺;有梢子漏到底、根腐不過l的說法。一般情況下,根部腐朽長度不過lm的原條,不夠等內材的必須截掉,絕不能造2m次加工短材,其他可根據造材要領進行量材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