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主要分布于俄羅斯和我國黑龍江大興安嶺、內蒙古海拉爾一席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溫度低,因此樟子松耐寒性強,能忍受-40—-50℃低溫。其次,樟子松是陽性樹種,樹冠稀疏,樹冠稀疏,針葉稀少,短小,針葉多集中在樹的表面。針葉表皮層角質化,有較厚的肉質部分,氣孔著生在葉褶皺的凹陷處,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
樟子松適應性強。在養分貧瘠的風沙土上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土上均能生長良好。即使在干燥的沙丘上,樟子松的主根一般深1—2米,最深達4米以下,側根多分布到距地表10—50厘米沙層內,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在章古臺沙地上曾先后栽植針闊葉樹種30余種,唯樟子松能適應沙地不同部位環境條件,即使在條件最差的丘頂也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