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材比心材容易處理
同一樹種的木材,部位不同,處理性能也不同。木材心材和邊材的可處理性,通常相差很大,大多相差1個或2個等級,比如,南方松、歐洲赤松的心材可處理性均為難于處理至很難處理,但邊材的可處理性皆為容易處理;輻射松心材的呵處理性為較易處理至難于處理,但邊材的可處理性也為容易處理。一般來說,大多數木材的邊材容易處理,而心材不容易處理。雖然有些木材邊材的可處理性也不好,但其心材的可處理性比邊材更差。 縱向比橫向容易處理
木材的可處理性與紋理方向相關,木材順紋(理)方向(即縱向)的可處理性比橫紋方向(即橫向)的可處理性好。通常,木材縱向的可處理性是橫向的十幾倍至幾十倍。也就是說,在防腐處理過程中,防腐劑在木材縱向(順紋理方向)的滲透比橫向容易得多。
與木材密度無關
有一種常識認為,木材越硬越不好處理,這是不準確的。木材的硬度主要與木材密度相關,密度越大,硬度越大。但密度越大,木材的可處理性等級不一定就高(不易處理),密度越小,木材的可處理性等級不一定就低(容易處理)。比如冷杉,密度小于500kg/m。,其心材的可處理性屬于較易處理至難于處理等級,其邊材的可處理性屬于較易處理等級;歐洲紅豆杉,密度為650~800kg/m3。,大大高于冷杉,但其心材和邊材的可處理性與冷杉很相似,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差別。再比如,山核桃木的密度(約8[)0kg/m3)比樺木、海棠木(約660kg/m3)大很多,但山核桃卻比樺木、海棠木容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