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木木材是一種經(jīng)過特殊工藝生產(chǎn)的耐腐蝕的戶外木材,它需要一定的生產(chǎn)加工工藝。另外有一種木材是天然防腐木,它不需要人工加工就天然的具有一定的耐腐性。事實上木材的耐久性和耐腐性都與木材抵抗自然界有害生物的能力密切相關(guān)。樹木的邊材,由于細(xì)胞有生命力,且含有較多的糖、淀粉、營養(yǎng)物質(zhì),可為菌類和害蟲提供養(yǎng)料,因而木材邊材都不耐久,容易遭受腐朽菌、蛀蟲和白蟻、海生鉆孔動物的侵害。木材的心材,由于含有較多的樹脂、芳香油、生物堿、單寧、脂肪酸等,對真菌和害蟲具有一定的毒殺和抑制作用,所以心材耐久性比邊材要好得多。我們來談一下什么是耐久性。耐久性是一個通用的概念或術(shù)語,一般是指材料、物品或產(chǎn)晶耐用的程度,比如在多長時間或多少年內(nèi)不會影響到使用功能,因此也可以稱為耐用性。但耐用性一般用于評價和比較產(chǎn)品的性能,如家電產(chǎn)品、服裝、鞋帽等;而耐久性一般用于評價和比較材料的性質(zhì),如木材、橡膠、不銹鋼、涂料等。
一般講耐久性,都要有針對性。例如對運動鞋或皮鞋來說,耐久性或耐用性包括鞋底的耐磨性。而對于木材來說,講耐久性也要有針對性。木材的耐久性主要針對耐腐性、耐蛀性(抗蛀性)、對海生鉆孔動物(可以簡稱為海蟲)侵害的抵抗性能(抗海蟲性)。
在使用木材天然耐久性這一術(shù)語時,一定要注意它是一個籠統(tǒng)的術(shù)語,在不同情況下(如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的使用場合),它有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沒有白蟻危害或白蟻危害很小的國家(如加拿大),因為木材不需要抗白蟻性能,因此木材的天然耐久性代表的是木材的天然耐腐性,二者(概念)可以在這個國家互換使用。但是,在具有白蟻危害的國家(如中國),就不能將木材的天然耐久性與防腐木材的天然耐腐性混淆使用,否則,就會引起誤解與誤導(dǎo)。